English 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支持项目 >>人才培养 >>心得分享

支持项目

第九批--呼吸内科林芳--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习心得分享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非常感谢北京市李桓英医学基金会,医院及科室领导提供给我这次难得学习交流机会,在整整一年时间内,让我有机会对心肺运动检测(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从具体操作-临床应用-数据处理有了全面的学习。

  1. 基本情况:

  本人于2018年2月24日到2019年2月23日作为北京市李桓英医学基金会第9批资助出国学习人员,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哈勃医学中心进修学习,为期12个月。

  2.情况介绍:

  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UC)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市,成立于1919年,是一所享誉世界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也是美国最顶尖的综合大学之一,近年来排名高居美国公立大学第一。加州大学是全美培养尖端人才领域最广的大学,同时也是全美申请人数最多的大学。加州大学教授和毕业生中共有14位诺贝尔奖得主,31位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7位普利策奖得主,3位图灵奖得主以及多位奥斯卡奖得主。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成立于1955年,2008年更名为罗纳德-里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中心包括大卫·格芬医学学院、神经心理研究学院、护理学院、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以及与其相关的研究和医疗中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有数位教授曾获诺贝尔医学奖。在2015年最新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杂志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全美排名第四位,多年稳居西部医院之首,老年病学医院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排行榜上排名第二。

  3. 个人进修学习体会及成果:

  1)心肺运动检测(CPET)学习情况:

  心肺功能运动试验为一种诊察手段,在运动中反映人体的心肺功能指标经过对各项参数的综合分析,了解心脏、肺脏和循环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贮备能力的检测手段。用于探讨循环与呼吸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了解病程进展程度,判断疗效及预后,对劳动力鉴定、康复医疗有重要的价值。目前主要应用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如:慢阻肺、慢性肺间质病变、肺血管性疾病如慢性肺动脉高压和循环系统慢性心衰等疾病的运动能力评估和康复训练。我所进修学习的Harbor-UCLA Medical Center的慢性疾病临床研究所临床康复实验中心是世界心肺运动试验的最规范和系统化的中心之一。每年举办春秋两届的国际心肺运动试验培训班,同时接受世界各地的学者参观交流。在这里我系统性学习心肺运动试验的具体操作、质量控制、数据处理、COPD患者的运动评估和运动康复处方的制定。

  2)科研方面:

  在Prof. Janos Porsazas的指导下,我和参与撰写《the characterization of progressive airflow limitation during incremental cycle ergometry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COPD using breath by breath analysis of the spontaneous expiratory flow-volume curves and impulse oscillometry (IOS)》通过UCLA的伦理获批,本课题中首次在运动试验中实时测定COPD患者的气道阻力的变化,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全程参与试验方案的设计,试验步骤、病人的入排标准、试验的重复性检测、预实验及预实验的结果分析、试验方案的调整到课题标书的撰写,每一步都反复论证,对临床课题的设计和同试验室同行的讨论让我受益匪浅。导师的严谨治学,亲自分析对待每一个数据结果,完全尊重事实、追求真相,目前该课题已经完成病人的入组及CPET试验工作,后期数据分析和完善工作正在进行。在学习运动试验的同时,本人还完成对既往的COPD患者的运动试验数据分析,题为Phys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Pulmonary Ventilatory Inefficiency by “Intercept of minute ventilation (V’E) to Carbon dioxide production (V’CO2)”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已经完成统计分析和初稿。积极参加了2018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举办的ATS会议,了解呼吸领域的前沿,对于未来的科研方向的把控有了一定指导。

  3)各种学术讲座和临床病例讨论:

  积极参加各种院内的学术会议,每周二固定在医院图书馆举办院级的各种讲座,让我们访学全面了解美国医疗体系的一个窗口,内容涉及医院运行管理、在研课题、fellow的规范化培养、专题专病讲解等,内容极其丰富;周四下午4PM-5PM是固定的院级特邀全美、乃至其它国家的大咖们的医学研究的前沿分享,内容都是各自的毕生贡献和精华,是我们访学开拓国际视野的绝好机会;周四中午12点是准时的临床病例讨论,内容主要是感染、呼吸和危重病各种疑难及死亡病例讨论,参加的科室有影像科、B超室、病理科、和其它相关多个学科专家,几乎所有的病例均有病理诊断的结果,台上的专家和台下的听众互相讨论,积极交流;每周一和周三的下午有不定期的关于呼吸系统生理和呼吸免疫的系列讲座和文献解读。每次会议中认真做笔记,珍惜每次学习的机会,临床讨论对我来说收获很大。此外,我还有幸参加了呼吸科和奥林帕斯公司联合组织的支气管镜的临床模拟演示,见识了呼吸系统有创检查的“十八般武器”---EBUS, 活检钳、夹、圈套器…..

  4) 其它方面的学习:

  入职培训是各个研究机构对每一位访学首次课,培训涉及在Harbor-UCLA Medical Center 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实验室安全,工作人员的态度,医患沟通,病人隐私和保密等。还有专门针对统计的SPSS 培训。

  5)个人体会和启发:

  规范严谨是根本 实验室的规范是尺子,是实实在在的工作行为准则。临床科研课题的确立都来源于医疗实践的具体问题,其可行性来自于严谨的前期论证及预实验结果。我的导师对实验室仪器的定标、运动时的气体定标和各种质控几乎到了苛求的地步。只有严谨、严格才能保障研究的真实性、可靠性,才能保障研究的临床意义。

  医学科研无捷径 任何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辛勤的汗水,要付出常人不可想象的努力。除了学习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础知识,积极的查阅文献、更新旧知识,紧随本领域的进展才能科研充满活力,才能做到科研创新。我的导师既脚踏实地又积极创新让我受益匪浅。

  合作才能共赢

  实验室领导、博后、技术员都抱有齐心协力的态度,随时可以展开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没有遮掩和保留。每俩周的lab meeting上大家畅所欲言,开诚布公的合作有助于科研工作的推进和提升。

  最后,再一次感谢北京市李桓英医学基金会、医院及科室领导提供给我这次机会,让我系统性学习心肺运动试验。同时对于科研方向的创新性以及实际操作的严谨性方面有深刻感触。尽管只取得实验数据方面的阶段性结果,但相信只要自己能够坚持下去,一定可以取得属于自己的进步。我将砥砺前行,争取在科研方面有实质性的进步,不愧对于医院和科室的培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