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支持项目 >>人才培养 >>心得分享

支持项目

第十三批--门诊部贺凌婕--日本札幌心脏病学中心 进修学习心得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本人于2019年7月4日至9月29日作为北京市李桓英医学基金会人才培养基金计划第13批资助出国人员,参与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赴日本小组,到日本札幌心脏病学中心进修学习交流,为期3个月。

图片1.jpg

  2019年7月,我在门诊部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下,提前安排好各项工作,带着忐忑和憧憬,经过近4个小时的飞行,到达日本北海道札幌市新千岁国际机场。

  札幌市(日语:札幌市/さっぽろし Sapporo shi)是位于日本北海道道央地区的都市,为北海道首府、以及石狩振兴局本部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其拥有超过190万人口,是北海道最大都市、以及日本人口第五大都市,集中了北海道35%的人口,而札幌都市圈更集中了北海道约半数的人口。虽然地理位置位于北海道西部,但却是北海道铁路、高速公路、航空路线的放射点,因此在交通上也是北海道的中心。札幌地属东九区时区,比北京时间早1小时。

  札幌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有两个主要季节:气候温暖、湿度低的夏季(6 月至 9 月);多雪的冬季(12 月至 3 月)。札幌市夏季和冬季的温差很大,我来这里的时间为7月至9月,正好是札幌市的夏季,白天气温较高但早晚气候凉爽,天气多为晴天,并无日本其他地区的梅雨季,又没有北京夏季阳光的暴晒,气候非常舒适。札幌的冬季较为寒冷且多雪,最深积雪量可达1米,全年降雪量累计可达6米。札幌市年平均气温有8.9℃,夏季平均最高气温有26.4℃,冬季最低平均气温有-7℃,是世界少有的位于豪雪地带却有近200万人口的都市。

  札幌心脏病学中心(Sapporo Cardio Vascular Clinic, SCVC)自2008年4月成立,开业仅3年便成为日本排名前五的心脏病学中心。2012年,医院成立了心血管外科,并任命心血管外科医生Hiroshi Doi为主任。2013年,医院成立心律失常治疗中心,覆盖了所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医院的床位数也从成立初期的19张增加到2013年52张,后又增加到74张(其中包括8张CCU床位)。导管室由早期的3个增加到6个(5个介入导管室,1个杂交室)。

  目前札幌心脏病学中心的心血管导管治疗已成为全日本最高水平,PCI 每年2500例,旋磨(Rotablator)每年300例,均为日本排名第一。2018年札幌心脏病学中心接诊门诊患者近50000例,出院患者6000例,外周血管介入治疗500例/年,心外科手术600例/年,其中TAVI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近100例/年,头颈部MR 900余例/年,心脏MR 300余例/年,各部位CTA检查近20000人次/年。

  初到日本,不免有些忐忑,由于不会说日语,只能用简单的英语与别人交流。幸好同期还有来自国内湖南湘雅医院、重庆第四人民医院、徐州市人民医院以及我国台湾省亚洲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并且医院理事长的秘书(右图右1)是地道的东北姑娘,在他们的帮助下,令我迅速的消除了紧张感,融入了新环境,经过几天过渡期的熟悉和磨合,我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图片2.jpg

  来院后每天参加医院早会,医院管理团队、医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共同大声朗读医院的“理念”(以仁、义、礼、智、信为基础提升自己;提供最先进的心血管医疗技术;努力提供患者至上的服务;创建一个使员工能够自豪、快乐的工作场所;成为日本最好的心脏中心),之后医院理事长、执行院长及CCMO(首席运营官)分别讲话,激励大家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为了患者服务。

图片4.jpg

  接下来是医院内、外科医生及超声、放射等影像科医生每日例会,共同进行病例讨论,为疑难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式(下图右为飞利浦 IQon Spectral 光谱CT心血管显像)。

图片6.jpg

  参加医院每周一次的英文文献早读会,并在早读会上与日本医生分享了自己发表的SCI文章,了解我国与日本医疗理念的差异。

  札幌心脏病学中心于2018年被香港亚洲医疗集团收购,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国内最大的心脏病专科医院之一)、武汉江城亚心医院、新疆亚心心血管病医院、香港亚洲心脏中心同属集团子公司,每月进行两岸三地视频会病例讨论,进行疑难病例分享。

图片8.jpg

  在藤田教授管理团队的帮助下,我查阅了大量日本医保政策及医院医疗管理方面的文献,参观了门急诊,访谈了一些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会议,对日本医疗健康管理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门急诊就诊流程以及服务亮点有了一定的概念。作为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凭借着“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和“医疗负担相对平等”等优势,日本医疗体制的完善程度堪称世界一流。

  全民医保 日本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全民公立医疗保险的国家之一,主要是国民健康保险,经济来源是国民支付的保费和政府补贴。在日本居住的居民(包括外国人在内)都享有加入国民健康保险的权利,加入了国民健康保险的居民在去医院看病时,自己只需负担30%的医药费,其余的70%都由保险支付。普通居民每月需缴纳的国民健康保险金大约为3400日元(约合180人民币),此外为了尽可能让更多群体得到应有的医疗保障,日本政府会针对留学生、主妇等低收入者减免保险费,低收入群体每月只需缴纳约1300日元(约70人民币)的保险金。

  分诊制 日本有很多私人医院和小诊所,能在小诊所看的病就在小诊所解决;而小诊所判断不清楚的病,医生会写一封介绍信,附上患者的症状和诊断情况,将患者介绍到大医院去。如果没有介绍信就直接去大医院看病的话会被收取2000-5000日元(约130-330人民币)左右的额外费用。日本的分诊制确保了医疗资源能够被更加高效地利用。

  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日本,病人的分流首先是由护士完成的,患者到院后,需要填写一张包括目前服药情况、既往史、药敏史等基础信息的表格,然后会由护士进行身高、体重、血压等基本检测,最后才会由医生接诊。日本的医和药是分开的,医生只负责开处方,患者不在医院取药,而是持医生处方去旁边独立的药房取药。患者看完病之后需要付款的时候,工作人员会给出一个整体的费用清单,包括诊断费,检查费等,患者仅需交一次钱即可。

  88天的进修学习时间并不长,通过此次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磨练了意志,对于不同文化背景对于医疗理念及医疗行为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看法。通过学习,感受到中国和日本医疗有相同之处,也存在着许多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1.患者第一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患者就诊的过程。2.人性化的关怀。无论从医院的硬件设施,还是接诊、抽血、检查等过程都充分体现医护人员的人性化。3.清晰的院内标识。门诊区域以不同颜色分为ABCD四区,患者来诊后每人收到一份纸质版院内地图。4.严谨的工作态度。医护人员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甚至可以说是“一板一眼”,一切按照流程执行。5.和谐的医患关系。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给予充分信任。6.团队协作精神。对特殊患者的诊疗方案,由内、外科及影像科医生共同讨论后确定,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策略。7.院际转诊流程。患者一旦出现本院无法处理的其他系统疾病,可通过外联室与相关医院对接,安全高效地将患者转院,使患者接受更专业的治疗。

图片12.jpg

  最后,衷心感谢北京市李桓英医学基金会、医院及科室领导提供给我这次难得学习机会,很庆幸能来到一个与自己成长环境完全不同的国家,不管是初来乍到时,干净整洁的街道、便捷有序的交通,还是日常生活中,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谦逊有礼的日本民众,都给我留下了深刻而良好的印象。通过为期3个月的访学之旅,我还接触了不少拥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不仅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并且结交了不少朋友,日本人严谨的学术作风和对知识的敬畏、尽责的工作态度、高效率和勤奋的工作精神、对各场合礼仪礼节的关注等等,都令我受益匪浅。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及工作,以患者为中心,将先进的经验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不愧于组织给予我的培养。

  门诊部 贺凌婕

  2019.10.8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