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李桓英

首页

共和国医者| 李桓英 走进麻风病患者的冬去春来

来源:BRTV《医者》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由党和政府建立的第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北京友谊医院承载着深厚的红色记忆与不朽的历史使命。

29.jpg

28.jpg

30.jpg

  岁月悠悠,友谊医院不仅见证了医疗技术的飞跃,更在医学教育的沃土上播种希望,在科研创新的征途中勇攀高峰,以无私的社会服务温暖人心。而今,还有许多为医院做出贡献的老专家仍在岗位上发挥余热,也有部分老专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的精神与智慧长存。为此,我们特别推出“共和国医者”系列专题,邀您重温他们曾经讲述的辉煌岁月,感受他们不凡的职业生涯与卓越的学术成就,共同追寻并传承那份珍贵的红色基因与不朽的友谊精神。

31.jpg

32.jpg

  故事从一本民国护照起笔。1958 年,37岁的李桓英游历了大半个欧洲,最后在莫斯科登上了回国的火车,她的目的地是新中国的首都——北京。

31.jpg


  那一时期,新中国百废待兴,急需海外学子归来、支持建设。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纷纷回国,开启了我国科研事业的新局面,而李桓英也同样向往着素未谋面的新中国。

  “那时我看到时代杂志封面,有导弹的这个专家钱学森回来,我印象很深。我在国外工作,上面有世界卫生组织,我做了几年,干嘛不回国工作。”——李桓英采访整理

31.jpg

  李桓英谢绝了世界卫生组织高薪续约的挽留,从伦敦到巴黎再到罗马,她几乎跑遍了整个欧洲,最后从莫斯科坐火车回到祖国的怀抱。临行前,她曾去洛杉矶看望家人,此时,她的父母、妹妹和三个弟弟都已在美国定居。这是一家人一生中难得的团圆时刻,李桓英没有向父母说出内心的决定,她只和弟弟悄悄约定,保持通信,如果信中说的是大好晴天,天天有太阳,就代表一切平安。

35.jpg

  60 多年后的今天,回想起当初的选择,李桓英直言“从不懊悔回国,我做了应该做的事。”

立大志 担大任 走过共和国阵痛的年代

  待回到祖国的土地上,李桓英用力捕捉着新鲜的一切。她发现,曾经一个个势如猛虎、历经千年都无法控制的传染病,竟在新中国的土地上,一次又一次铩羽而归。作为曾任职于联合国的公共卫生专家,李桓英比谁都明白,要控制和消灭一个传染病,仅靠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是绝不可能完成的。难得的是,公共卫生基础极度薄弱的新中国,却也在政府的带领下,早早开始了行动。这种力量让她讶异,更让她备受鼓舞。

28.jpg

  1959 年 3 月,李桓英调入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工作。这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从事皮肤病、性病、麻风病,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国家级专业机构。她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进行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面对高昂成本和技术门坎,李桓英在几个关键步骤上大举改进,耗时一年成功完成试验,大大节省了开支。1964 年,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胡传揆教授向世界宣布,我国实现了对性病的基本控制和消灭!而美国著名记者、《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斯诺曾去参观李桓英的实验室,看到暗视野下不断扭动的梅毒螺旋体,他称赞道“在中国,什么都有可能实现!”

28.jpg

  1964 年,李桓英父母因不放心女儿,飞到香港与她见面。他们希望,此行能达成一个目的,让女儿回到美国,一家人团圆在一起。但李桓英还是拒绝了,此次见面可以用不欢而散来形容。这是回国后的六年间,李桓英与父母见上的第一面,不曾想,也是最后一面。当李桓英因考察麻风防治再次前往美国时,她静静坐在父母的墓碑前,沉默良久。

28.jpg

曾跌倒 再向前 向千年病魔亮剑


  时间来到 1978 年,李桓英得知,我国著名热带医学专家钟惠澜教授正在筹建热带医学研究所的消息。这一次,她主动出击,请求调入,很快,57 岁的李桓英终于遇到了命运中的宿敌。

  麻风病,曾与梅毒、结核并称为世界三大慢性传染病。最早的记载来自于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当时一种奇怪的疾病,在埃及南部和苏丹等地蔓延,人们把这种疾病称为“瑟特”,意思是溃烂。公元四世纪的欧洲,从斯堪的纳维亚到巴尔干半岛,面部残缺、手脚残破的晚期麻风病人,已随处可见。1975 年,中国出土的云梦秦简中曾记载了一位麻风病人,被押送到偏远的疬迁所之后挖坑活埋的惨案。恐惧和未知逐渐演变成仇视,虽然文化不同,但中西方对待麻风病人的态度却极为相似,认为他们是受到诅咒的不祥之人,不是焚烧,就是活埋或是淹死。病人不仅要遭受肉体上的痛苦,更要承受精神上的折磨。

28.jpg

  正巧国际上也传来消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正开展热带病防治规划,把各大洲六大热带病:疟疾、血吸虫、丝虫病、昏睡病、利什曼病和麻风病列为全球控制疾病。李桓英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迅速了解到,一种联合化疗治疗麻风病的新方法,药物配方已经完成,但仍缺乏临床实验数据支持。为了争取到世界卫生组织免费的药品支持和实验项目,李桓英开始在全国范围进行走访调查。一个消灭麻风病的大计划,在她心中渐渐成形。

28.jpg

  “年轻人嘛,要学习,要先进,要肯冒险,要敢突破。”——李桓英采访整理。

内容来源:BRTV《医者》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