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流感 守护健康
进入秋冬季节,流感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气温的下降和人们室内活动的增多为流感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11月1日是全球第七个“世界流感日”,让我们学习流感知识,提高对流感病毒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了解如何科学地识别流感、预防流感。请听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鹤,医师林铃进行科普讲解。
什么是流感?
流感其实是一个简称,流感的全称是流行性感冒。相信大家对感冒这个词一定不陌生,感冒通常指的是普通感冒,属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顾名思义,起病急、存在病原体、主要侵犯上呼吸道。上呼吸道指的就是鼻、咽、喉,下呼吸道则是气管、支气管、肺部等结构。
流行性感冒是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和普通感冒一样,起病急,存在病原体,但流感可以侵犯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并且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和普通感冒不同。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而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多为病毒,包括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等,也包括少量的细菌,例如链球菌等等。所以,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类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且具有传染性。
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乙型、丙型流感病毒可以在人际间传播,丙型流感主要为散发病例,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容易引起广泛传播,大家对甲流和乙流也更熟悉一些。每一型流感病毒还可以细分出很多亚型。例如大家之前称呼为猪流感的甲型H1N1,称呼为禽流感的甲型H7N9等等。
流感病毒的传播
说到流感病毒的传播就要涉及到传染病的三个概念: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或隐性感染者。通常,流感的潜伏期为1-7天,多为2-4天,从潜伏期末到出现症状后的急性期均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包括空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飞沫可以通过打喷嚏或者咳嗽产生,语言交流发出一些爆破的音节的时候也容易产生飞沫。接触传播并不是指皮肤接触,而是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比如具有传染性的流感患者打喷嚏后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污染了扶手,健康人双手接触了被污染的扶手,又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等部位,那么病毒就有可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感染健康人。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环境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流感病毒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至于易感人群,流感是全人群普遍易感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在相同的情况下感染流感的机会都是均等的。由于流感病毒变异性太强,每年流行的毒株也不一样,所以即使去年感染过,今年仍有可能再感染别的毒株。
流感的临床表现
流感的潜伏期过后,一般以急性起病为主,可出现局部卡他症状和全身中毒症状。患者在病初可能会有乏力、不适的感受,发热时体温往往为高热,可以到39℃甚至40℃,但是老年人群罹患流感体温可能会以中低热为主。发热的时候可以伴有畏寒,就是觉得发冷,伴有寒战,就是打哆嗦。其他的全身症状还包括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局部症状可以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当然,并非所有流感患者都会出现上述所有症状,不同的人得了流感症状也不尽相同,这就是我们在医学上常讲的个体化分析、个体化治疗。
怀疑自己得了流感,可以做哪些检查?
相关的检查可以大致分为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又包括常规化验和病原学检查。
常规化验例如血常规、肝肾功、炎症指标。患流感后血常规中的白细胞一般不高或有可能偏低,白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流感时可能会出现淋巴细胞比例和计数的异常。由于流感可能会造成肝肾功能,电解质紊乱,因此推荐进行生化检测。
病原学检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包括抗原检测、血清学(抗体)检测、核酸检测。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支持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流感。核酸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但是普通核酸检测出结果时间较长,部分医院开展了快速核酸检测。血清学主要是检测抗体,又分为IgM和IgG抗体,其中IgM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IgG在恢复期需要升高至急性期4倍以上才有回顾性诊断价值。患者可以根据自己具体情况,或咨询医生建议后,选择相应的、适宜的病原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在患者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相关并发症的情况下会考虑开展,例如病毒性肺炎,可以完善胸片、胸部CT评估炎症范围等。
流感的并发症
流感病毒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病毒性肺炎。其次,流感病毒还有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循环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等。流感病毒可以侵犯下呼吸道,引起肺炎,一些重症患者还有可能在病毒性肺炎的基础上合并其他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流感病毒也有可能侵犯神经系统,出现脑膜炎、脑炎、脊髓炎等疾病。流感病毒还有可能影响心脏,出现心肌炎、心包炎。流感病毒侵犯骨骼肌肉系统可能会引起肌肉酸痛、肌肉无力,血清当中会出现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升高,可对肾脏造成损伤。如果怀疑患者有心脏损伤可以进一步完善心肌标志物、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如果怀疑患者有神经系统损伤可以进一步完善头CT或者头MR,必要时还会完善腰椎穿刺留取脑脊液进行化验。
流感需要和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首先需要和普通感冒鉴别,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局部症状类似,但流行性感染的全身症状更重一些,两者的病原学也是不一样的。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扁桃体炎、鼻炎、咽炎等,这些疾病的临床症状多限于局部相应部位,且流感抗原、核酸检测肯定都是阴性的。
流感和下呼吸道感染也是需要鉴别的,可以通过临床特征进行鉴别,但这部分内容相对专业一些,在没有病原学证据的前提下,需要专科医生鉴别。最后,由于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需要和近些年出现的新冠病毒感染相鉴别。
流感的治疗
诊断了流感之后,首先需要隔离治疗,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因此需要隔离至急性期过后。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条件下30 分钟可灭活。如果是居家隔离,要注意流感患者应单间隔离,平常注意开窗通风,勤洗手或用酒精消毒。此处提到的“隔离”指的是尽量避免接触他人。
接下来是一般治疗,得了流感需要多休息、多饮水。再一个就是对症治疗,例如高热患者可以物理降温或口服退热药降温,咳嗽严重可酌情给予镇咳治疗,根据缺氧程度给予相应的氧疗。最后是抗病毒治疗,流感是一个自限性疾病,当体内产生抗体之后可以逐渐控制病毒复制,轻症患者可以根据情况使用抗病毒药物,对于重症或有重症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该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流感的高危人群与预防
老年人、年幼儿童、肥胖者、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这些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重症的风险更高,因此需要格外注意。
预防流感主要包括一般预防、药物预防和疫苗接种。一般预防就是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药物预防主要适用于有流感重症高危因素的人群,在暴露之后,就是在无防护的情况下密切接触了流感患者,可以考虑在暴露48小时内口服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常用的药物为奥司他韦。但是药物预防并不适用于所有人,而且无法替代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流感疫苗是需要每年接种的。去年接种过疫苗的人群为预防今年的流感建议需要重新接种。大家要注意的是,疫苗接种也不是100%可以预防,因为疫苗是根据预测可能流行的毒株研制的,可能真正流行的毒株并未被疫苗覆盖到,但是总体来说,接种流感疫苗还是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率的。
作者介绍
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
王鹤
出诊地点及时间
通州院区:周一、周五下午
专长: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肝脓肿等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以及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
感染内科:医师
林铃
专长: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审核专家介绍
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齐文杰
出诊地点及时间
顺义院区:周三下午
通州院区:周四上午
专长: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泌尿系感染、胆道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感染,急性胰腺炎,不明原因发热等的诊治。
- 标签:
上一篇: 秋季也需要防晒?秋冬护肤指南来了
下一篇: 带你了解胃食管反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