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批--口腔科范晓川-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牙学院进修学习心得
非常感谢北京李桓英医学基金会,医院及科室领导提供给我这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在短短半年时间内,让我有机会对奥地利维也纳合学体系及以咬合为中心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的跨学科治疗有了更全面及深入的了解。
一、基本情况
2019年1月24日,本人作为北京市李桓英医学基金会人才培养基金第13批资助出国进修人员,前往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牙学院修复科-颞下颌关节内紊乱专业门诊、牙周科、 正畸科交流学习,为期6个月。
二、情况介绍
维也纳医科大学成立于2004年1月1日,看似年轻,但是其历史可以一直追溯至1365年。其前身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下属的医学院。 维也纳大学是奥地利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也是德语区国家最古老也是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在校史上,一共产生了27位诺贝尔奖得主,还出现了像弗洛伊德这样闻名遐迩的精神分析学开创人和哲学家。维也纳大学众学院中最富声誉的是医学院,在本世纪初,该院曾位于世界医学之巅峰,成为当时世界医学中心。1914年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巴拉尼,1927年得主尤利乌斯·瓦格内一约莱克、1930年得主卡尔·兰特斯坦纳。1936年得主奥托·罗维和1973年的康拉德·洛伦茨均来自该学院。维也纳大学牙学院建于1821年,1890年创建口腔专科医院,目前有创伤急诊医学、正畸学、儿童牙科学、口腔外科学、修复及重建牙科学、口腔放射学、保守牙科学及牙周病学7个学科专业及美容牙科、牙齿美白、牙体牙髓病、牙周手术、颞下颌关节内紊乱、口腔种植、激光牙科、显微牙科、口腔病理、矿化不良、暴食症11个特殊专业门诊,是欧洲较大的牙学院和口腔专科医院之一,有将近七百年的历史,其中以颅面功能障碍的跨学科序列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享誉世界。
三、个人体会
1.临床方面: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当今口腔临床常见疾病,肩脊的慢性疾病和疲劳性疼痛、头痛、偏头痛、颞下颌关节的压迫、疼痛和弹响、耳鸣、三叉神经痛、甚至不可解释的牙髓性疼痛,可能都与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相关。在临床上,内科医师和口腔科医生常常面对这些综合性的症状,此类患者往往有强烈的治疗需求,而医生却无法给出清楚而有一致性的治疗意见,同时也缺乏系统性的解决这一类问题的经验。此类疾病发病涉及多种因素,临床中对该病症的诊断及治疗存在相当大的难度。维也纳医科大学牙学院是R. Slavicek维也纳合学体系的发源地,本人有幸地在Uni. Prof. DDr. Xiaohui RAUSCH-Fan和DDr. Diwakar Singh的指导下分别在维也纳医科大学牙学院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特殊专业门诊及Clinic of DDr. ULM观摩了R. Slavicek维也纳合学体系中颅面形态功能分析,颅颌面口周肌肉功能触诊,使用电子面弓及髁突运动轨迹描记系统精确定位髁突运动铰链轴点,对下颌的基础运动、引导运动及自由运动进行记录并对典型的髁突运动轨迹描记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解剖颌架及不同种类的咬合板解除颞下颌关节内紊乱患者肌肉痉挛,调整颌位,建立动态咬合诊断程序,通过改良的多曲方丝弓技术进行合平面控制,使正畸牙齿移动成为目标清晰的口颌功能性治疗,最终再通过精确的设计功能尖斜度、引导角度、引导路径,实现功能合学为导向的咬合重建的整个治疗流程。使我对颞下颌关节内紊乱患者的跨学科治疗,特别是对目标引导性的正畸治疗及功能运动诊断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2.科研方面:咀嚼系统作为一个功能整体,包括牙列、牙周组织、颌骨、颞下颌关节和参与下颌骨运动的肌肉运,唇颊舌系统,唾液分泌系统,维持相关机能的神经肌肉系统和营养机制(血管)。牙齿,颞下颌关节和肌肉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是很复杂的。然而,颅面骨骼解剖形态在影响颅颌面生理性功能运动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访学期间,本人着眼于颞下颌关节窝解剖形态与颞下颌关节内紊乱异常下颌运动间的相互关系,在Prof. Xiaohui RAUSCH-Fan及导师黄晓峰教授的指导下查阅了大量相关领域的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及分析,现已完成系统性综述《Association between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and articular eminence inclin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一文的撰写,等待修改后投稿。
3.其他方面:在访学期间,除了日常的门诊及科研工作外,我还参与了维也纳医科大学牙学院牙周科每周三举行的晨会,在晨会上由该科的年轻医生针对上一周临床上接诊的复杂病例进行病例汇报随后对该病例进行全科讨论。病例讨论结束后,还会由轮值医生带领全科医生及研究生进行文献学习,内容涵盖基础医学、口腔激光、牙周病治疗进展、新型牙科材料等多个领域。
回国前一个月,我还有幸参加了维也纳医科大学牙学院举办的「美容牙科学-国际临床硕士课程」第一、第二模块的的课程,并作为课程的全程翻译,与同事一起完成了为中国医生的辅助学习工作。从Lecture到Case report再到Hands-on,尽管连续14天的课程强度极高,但也借机在工作后多年很好地进行了一轮知识的强化和更新——从医学统计到科研论文撰写,从口腔病例收集到口腔摄影,从全瓷修复体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到椅旁即刻加工,从后牙咬合贴面到功能性全口咬合重建……在课程间隙,我还有幸和来自德国的美学树脂大咖Prof. Klaiber交流了一轮自己的美学树脂病例并受到了好评。
四、对工作的启发和建议
回顾在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牙学院度过的半年访学时光,紧张而充实,通过对R. Slavicek维也纳合学体系的学习,我认识到在咬合功能障碍的治疗中,医生需要全面整体地去检查评估患者:从全身病史、口腔治疗史、心情心态、治疗意愿、神经肌肉触诊到关节运动数据、X线片、MRI数据再到模型上颌架,对颅骨、垂直距离、牙合平面、牙列状况、美观状况、动态分析、补偿机制、VTO进行详细评估及分析,综合全面的有效数据,才能使得医生能够非常正确的制定治疗计划,避免走弯路造成治疗过程中的方案再调整。
针对复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系统性咬合动态诊断及跨学科治疗是目前国际较前沿的诊断技术,特别是颞下颌关节病的保守性治疗(包括肌松咬合板、下颌再定位咬合板的治疗)及目标引导性正畸治疗。通过此次进修,初步探索学习了该诊断技术的临床实施,为今后在国内开展该项技术奠定了基础。通过对颞下颌关节窝解剖形态与颞下颌关节内紊乱异常下颌运动间的相互关系的文献回顾及系统综述有效地开拓了临床和科研思路,结合所学习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对归国后继续开展临床和科研方面的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